人體大約由25%的固體物質和75%的水組成,腦組織大約含85%的水,血液大約有90%的水,水是人體細胞和體液的主要組份,水是人體進行生命活動,即吸收養分,輸送養分的介質,水還具有人體散熱,調節體溫的作用,它對人類生命至關重要。
經科學測定,人體血液中各種化學元素,微量元素平均值與地殼中元素的豐度值密切相關。礦泉水是溶解了地殼中的礦物元素,所以礦泉水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等。從營養學上講,礦物質不亞于維生素,在人體中所起的作用,要比我們認識到的大得多。
有專家轉述:從量子力學、化學及結構學觀點及其實驗證明,水中礦物質對生物體不但有營養作用,而且對維持水的正常構架起著主要作用。除去礦物質后,水的結構發生異變。從分子生物學,營養學研究進展來看,水不但起解渴,載體的作用,而且直接參與生物物質代謝,能量代謝和遺傳信息傳遞等作用。作為人體必需的17種微量元素鐵、鋅、硅、鍶、氟、銅、硼、溴、碘、鋇、錳、硒、鉻、鉬、砷、鈷、鋇。雖然主要來源于食物,但水中的微量元素更易滲入細胞被人體吸收,食物中的微量元素由于受植物纖維和植酸的影響,吸收率多數不到30%,有的僅為10%以下,而溶于水中的微量元素吸收率高達90%以上,所以不足部分,必須靠飲水來補充。這就是不能忽視水中微量元素、礦物質的營養價值的原因。
現將礦泉水中主要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在人體所發揮的功能簡述如下 :
1、鈣: 當代許多人普遍缺鈣,因鈣攝入不足直接導致鈣降低,而引起甲狀旁腺素分泌增加,促使從骨骼中將鈣溶解出來,以補充血鈣不足。結果引起骨鈣減少導致骨質疏松,動脈硬化,高血壓、結石、骨質增生等疾病。缺鈣也影響嬰兒、兒童、青少年生長發育。礦泉水富含鈣,常飲礦泉水能彌補鈣不足,預防心臟病,高血壓等疾病。
2、偏硅酸:硅是人體所所需的微量元素,硅在水中溶解度很小,一般以偏硅酸形式存在于水中。偏硅酸對人體心血管、骨骼生長等具有保健功能。有關資料報道:偏硅酸 對人體具有專長良好的軟化血管的功能,可使人的血管壁保持彈性,故對動脈硬化、心血管和心臟疾病能起到明顯的緩解作用。水中硅含量高低與心血管病發病率呈負相關。硅膠在骨骼化過程中具有專長生理上的作用,它對骨骼化的速度有影響。
3、鍶:鍶是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,人體中幾乎所有的組織都含有鍶。鍶主要頒布在骨骼中,約占人體鍶總量99%。鍶與血管的功能及構造也有關系,其作用機制可能與鍶在人體內與鈉競爭吸收有關,從而減少鈉的吸收而增加鈉的排泄,可防止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。
4、鈉:鈉是維持人體體液滲透壓的主要陽離子,對神經肌肉的興奮起到促進作用。研究表明,水中的鈉對血壓有影響,減少鹽的攝入有助于降低血壓。鹽是鈉和氯的化合物。美國心臟協會和世界衛生組織最近建議限制飲用水的鈉含量在每升20毫克。
5、硬度是指鈣和鎂的總量,一般以CaCO3表示。CaCO3越多,水越硬;越少,水越軟。經研究,水的硬度和心血管死亡有密切關系。常飲用越硬的水,心血管發病率越少,兩者呈負相關。
6、溶解性固體:包括水中鉀、鈉、鎂、碳酸鹽、氯化物、重碳酸鹽,微量元素及組份。據資料。美國經93個城市調研,常飲溶解性總固體含量高的水,死于心血管病、心臟病、癌癥和慢性病的機率比常飲溶解性總固體低的水要少些。